日前,深圳市正式上線銀稅互動二期平臺,以更為便利高效的融資信用服務,支持實體經濟走出疫情影響。鳳凰網廣東6月9日從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獲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深圳市各銀行機構銀稅合作貸款余額為477億元,其中銀稅信用貸款余額467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8倍;貸款戶數達12.74萬戶,其中信用貸款戶數12.67萬戶,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5倍。
據深圳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銀稅互動”是稅務部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破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安排。銀稅互動二期平臺更加聚焦“六保”要求,立足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當下經貿形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全新的銀稅互動二期平臺有四大優勢,可以提供定制化數據服務,幫助銀行快速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提高納稅人獲貸的效率;提供更廣泛的覆蓋率,合作銀行預計超過60家,受惠企業預計增加84.2萬戶,占全市登記的企業類納稅人58%;一個入口即可完成申貸、授權、驗證、測額、獲貸全流程操作;采用專線傳輸數據,運用授權+驗證雙重安全模式,切實保護商業秘密等。
據了解,銀稅互動平臺的靈活運用,既能幫助企業走出資金困境,也降低了銀行的放款風險,實現雙贏。以深圳市森某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主營機票代理業務,受疫情影響,大量客戶取消出行計劃,退票率高達70%以上;因航空公司退票流程長,及時退回客戶機票款需公司臨時墊付大量資金,同時每月租金、員工工資等固定開支接近70萬元,企業面臨壓力巨大。銀稅互動平臺的合作銀行——華夏銀行深圳分行第一時間根據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等信息完成業務審批,為企業提供“銀稅通”“復工貸”等信用產品,在較短時間保障了客戶300萬元信貸資金需求。
深圳從2015年開始正式啟動“銀稅互動”服務;2019年11月29日,深圳市印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立最便捷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2015-2020年,深圳市銀稅互動平臺為本地民營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累計超過1487.55億元。
據深圳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項清介紹,銀稅互動二期平臺具有以下意義:一是全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二是推動銀稅合作創新,完善銀稅合作機制,提升納稅服務質效,增強金融服務實體能力,全面優化深圳營商環境;三是充分發揮“銀稅互動”普惠性金融服務優勢,全力打通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資金鏈的“痛點”“堵點”,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是大力推進和深化“銀稅互動”,助力暢通經濟運行和市場循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作為一種信息服務的綜合平臺,“銀稅互動”同樣為多種前沿技術的融合、共生拓展了應用空間。例如,深圳稅務部門正在攻關的聯盟鏈技術,即可實現“鏈上稅銀互動”模式,為鏈上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融資服務等。依據這些措施,聯盟鏈將逐步推動稅收服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促進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小微企業。
“銀稅互動”模式的巨大潛力,仍然可供后續開發、擴展。深圳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國鈞表示,未來深圳市稅務局將進一步邀請更多政府部門加入“銀稅互動”平臺,加強稅收數據的開發利用;進一步提升服務精度,積極將企業納稅信用、納稅貢獻轉化為融資信用,對接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然人的“銀稅互動”需求,拓寬納稅信用貸的受惠范圍;進一步加強數據標準化建設,挖掘和利用稅收數據賦能不同的業務和應用場景,如開展企業信用畫像、聯合銀行深入開展“銀稅互動”信貸風險評估工作等,讓銀行“放心貸”“安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