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uawt5"><s id="uawt5"><bdo id="uawt5"></bdo></s></strike>
  • <s id="uawt5"><u id="uawt5"></u></s>

    • <ol id="uawt5"><nobr id="uawt5"><listing id="uawt5"></listing></nobr></ol>

    • 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青海 圖看高原壯美如畫

      2019-11-27 10:29來源:江蘇電視臺

      2019年11月23日,甘肅、青海交界的祁連山區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如同“雪國世界”。視覺中國

      山是這里的山最雄偉

      水是這里的水最清澈

      青海的山喲青海的水

      山水相連高原江山多壯美

      ……

      2019年第5場外交部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將于近期舉行,這次的主角是青海。

      2019年8月7日,青海,航拍草原風光。

      2019年10月10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中國海拔最高村級光伏扶貧電站。

      2017年8月,青海西寧,翡翠湖隨著日光的不同,出現了不同是顏色。

      2017年8月16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卓爾山風光。卓爾山是青海的一處較為小眾的景點,是祁連山脈的一部分,風景優美。

      2019年8月31日,青海海西,航拍格爾木光熱發電裝置。

      2018年10月13日,地處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1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電站。位于中國西部的青海省,有“三江源”“中華水塔”之稱。如今,青海清潔能源正在從“風生水起”走向“風光無限”。青海太陽能資源約占中國的11%,光熱資源平均年輻射總量可達每平方米5860—7400兆焦耳,僅次于西藏;同時,該省可用于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土地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裝機規模可達35億千瓦,折合年發電量約5.6萬億千瓦時,是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56倍。

      2018年12月1日,地處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的光伏海洋。位于中國西部的青海省,有“三江源”“中華水塔”之稱。如今,青海清潔能源正在從“風生水起”走向“風光無限”。青海太陽能資源約占中國的11%,光熱資源平均年輻射總量可達每平方米5860—7400兆焦耳,僅次于西藏;同時,該省可用于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土地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裝機規模可達35億千瓦,折合年發電量約5.6萬億千瓦時,是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56倍。

      2019年7月28日,青海海西,大柴旦礦場沼澤地觀景平臺拍攝的大柴旦銀河。

      2017年8月3日,青海三江源。通天河是長江源頭干流河段,通天河流域屬高寒氣候區,除高原東部邊緣外,大部地區風大,氣溫低,空氣稀薄,垂直差異很大,多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通天河流經區域,絕大多數處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和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緩沖區,這里是雪豹、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驢、黃羊、野牦牛等眾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棲息所在,也是黑頸鶴、斑頭雁等珍貴鳥類的棲息地。

      這是位于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4月16日無人機拍攝)。地處黃河上游河段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是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黃河水流經于此,大河兩岸壯美雄渾,碧水丹山相映成畫,有著“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美譽。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黃河在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峽谷中穿流而過(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在青海貴德,千姿湖景區內群山與湖水相映成畫(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這是位于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一角(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這是位于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黃河一角(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趙玉和攝

      這是位于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趙玉和攝

      相關鏈接

      媲美茶卡鹽湖!這塊鑲嵌在戈壁的“璞玉”不為人知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最西部的茫崖有一處硫酸鎂亞型人工鹽湖,以其翡翠綠色的鹽田與藍天白云和附近的丹霞地貌相映。李仁奇攝

      它深藏在邊遠的青新邊界地區,目前還不為人識。它就是正在開發,景觀可以媲美茶卡而又勝于茶卡的翡翠湖。李仁奇攝

      翡翠湖西距花土溝鎮28公里,就在315國道旁邊,它鉀肥鹵水的顏色純美剔透,如鑲嵌在戈壁的璞玉,形成了“水映丹霞、花土朝陽、昆侖橙霞”等魔幻奇觀。李仁奇攝

      翡翠湖李仁奇攝

      翡翠湖李仁奇攝

      翡翠湖李仁奇攝

      相關鏈接

      青海“最美公路”通車  幾度調整線路為生態“讓行”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這一公路全長僅有50余公里,但建設工期長達5年,主要是為了保護沿線生態環境,這一公路從最初的設計到最后修通,先后有超過一半的里程進行了線路調整。”青海省公路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王建良說。

      王建良介紹,扎碾公路作為一條穿越國家森林公園的公路,原設計線路位于林木集中地區,若按原設計施工,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災難性的。為減少對森林資源的占用,該公路建設過程中,先后對影響生態環境的路段進行了線路調整,并采取“以橋帶路”“涵洞改橋梁”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森林資源的占用。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扎碾公路先后對26公里路線進行了調整優化,占設計里程的51%,這是青海省公路建設史上調整線位最多的一條公路。”扎碾公路項目辦副主任沈建青說,通過線路調整,這一公路減少林地占地243畝,與原設計線路相比,減少砍伐樹木67000多棵,與此同時,該公路修建過程中利用路基施工的棄石和廢渣,打造了42處“綠色停車港灣”,真正體現了“生態筑路”的發展理念。

      王建良說,在青海省近年來提出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后,生態環保已經成為公路施工建設項目的一部分,每個公路項目建設預算中都會預留專項支出用于生態保護。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提供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青海省累計投入用于開展交通建設項目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以及自然保護區內相關路段生態恢復治理的資金超過了100億元。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6月11日,一輛汽車在青海省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上行駛。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責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_亚洲中文无码人av在线_中文字幕伦视频二区三区_熟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strike id="uawt5"><s id="uawt5"><bdo id="uawt5"></bdo></s></strike>
    • <s id="uawt5"><u id="uawt5"></u></s>

      • <ol id="uawt5"><nobr id="uawt5"><listing id="uawt5"></listing></nobr></ol>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永久免费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