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5月9日,在深圳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統籌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下,由粵港澳大灣區信用建設發展聯盟主辦的信用出海發布會舉行,推出“信用通行證”破解身份信任難題等一系列創新服務,幫助企業“信用出海”。
5年內為10萬家企業提供服務
活動以“企業出海 信控先行”為主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用司、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粵港澳大灣區九個地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福田區發展改革局、香港貿易發展局等單位代表共同出席活動。
福田區在會上發布了“信福出海”服務,香港貿發局、鄧白氏、科法斯、格蘭德、中創企服5家機構代表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信用建設發展聯盟將加強與深圳市各區以及大灣區各城市的合作,力爭在5年內,為10萬家企業提供服務,實現“安全出海”和“高質量出海”,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更多的“灣區經驗”。
合力構建信任互認“軟聯通”
為何深圳如此重視“信用出海”?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企業“出海”不僅需要產品技術的“硬實力”,更需構建信任互認的“軟聯通”。通過粵港澳大灣區信用建設發展聯盟推動信用規則、服務標準、數據要素的跨境對接,打造“政府引導、灣區協同、全球聯動”的信控服務生態,為企提供制度性保障。
世界信賴標章聯盟主席表示,標章聯盟將助力“中國制造”通過信用認證體系升級,實現從產品輸出到“信任輸出”的跨越,推動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向中高端攀升。
如何幫助企業“信用出海”?深圳市信用促進會(聯盟秘書處)負責人表示: 通過“信用通行證”破解身份信任難題,依托世界信賴標章聯盟國際公信力及鄧白氏全球企業信息數據庫,通過多維度信用風險核查,為出海企業生成國際認可的信用“電子名片”,解決跨境合作中的主體身份信任問題;通過“數據獲客”精準定位市場機會,輔助企業制定市場進入策略,降低海外拓客成本;通過“風險管家”筑牢跨境風控防線,聯合科法斯等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建立海外合作方信用風險評估模型,實現合作規模與風險控制的平衡。
深企依托專業機構“信用出海”
近年來,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下,深圳企業紛紛借助鄧白氏、科法斯等服務機構“信用出海”。
作為全球知名的消費品牌,深圳某企業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業務。隨著海外市場的銷售占比越來越大,海外客戶的賒銷風險問題也逐步顯現,企業信控管理難度極大。
為解決這一難題,該企業向鄧白氏求助。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信息服務商之一,鄧白氏擁有全球超過6億家企業信息的商業數據庫。接到該企業求助后,鄧白氏為該企業提供一套完整的信用風險管理系統,全面覆蓋了從企業信用策略、信用檔案管理、風險評估、交易過程管控、動態風險預警到回款管理的整個流程。通過此次項目的交付,該企業打通了內外部數據孤島,實現信用風險監控預警與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