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8日訊(記者 湯莎)持續推出3年的“深圳惠民保”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減輕就醫負擔。
雙重保障:深圳醫保+“深圳惠民保”
2024年,孟先生參保了當年度“深圳惠民保”。
去年,孟先生因肝惡性腫瘤在深圳某三級醫院住院治療,在經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還需負擔413010.82元,這其中包括了醫保目錄外治療肝惡性腫瘤的“釔90微球注射液”費用。據了解,作為肝癌治療領域的創新技術,“釔90微球注射液”單支價格超35萬元,目前尚未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需由個人完全負擔。
在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中,孟先生自費費用359380.17元在產品待遇二“住院自費合規藥品和檢驗檢查費用”保障范圍內。此外,孟先生屬于首次參保,免賠額15000元,賠付比例70%。最終,孟先生獲賠241066.12元,個人僅負擔171944.7元,減輕了近60%的醫療費用壓力。
“當時覺得‘深圳惠民保’就88元一年,也不貴,就參保了,并沒有想到它能報銷這么多的費用。”談及這次經歷,孟先生感到十分幸運。“而且是出院的時候直接結算了,也不用后面再找各種醫療單據來走報銷流程,特別省心。”
記者了解到,孟先生是“深圳惠民保”諸多受益人之一。作為由政府指導監督的普惠型商業健康險,“深圳惠民保”堅持“應賠盡賠”。產品在2023年5月首次上線,截至目前,累計賠付超26萬人次,單人累計最高理賠金額達180萬元。保障覆蓋各個年齡段,享受理賠的參保人最小為出生1個月的嬰兒,最大為103歲的老人。
與此同時,區別于很多傳統商業險,“深圳惠民保”理賠實現“一站式”直接結算:參保人在省內就醫結算醫保費用時,同步結算“深圳惠民保”理賠費用,有效減少參保人“需墊付、耗時長、資料多”的問題。
“這背后是醫保和惠民保的雙重保障。”“深圳惠民保”承保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惠民保作為醫保的有效補充,覆蓋醫保目錄內外高額醫療費用,讓參保人及其家庭在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多了一份安心與底氣。目前我們在深圳市內以及省內其他地市共96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一站式’直接結算,一站式直接理賠人次占比達到了99%。”
更多創新高額自費診療項目納入保障
據了解,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醫療健康保障需求,第一時間用上新藥械、新技術并獲得保障,“深圳惠民保”一直在探索并積極促進相應的保障落地。
為此,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合并原待遇二(住院自費合規藥品和檢驗檢查費用保障)和待遇六(住院自費合規耗材費用保障),同時將住院自費合規診療費用新增納入保障,整合為“待遇二:住院自費合規藥品、耗材、診療及檢驗檢查費用保障”,免賠額為1.1萬元(連續參保的為1萬元),支付比例70%,年支付限額120萬元。調整后,包括質子重離子、機器人手術和釔90微球等創新診療項目及藥品都在待遇二的保障范圍內。
“同時,我們還大幅調整免賠額。‘待遇一’到‘待遇五’五項待遇的免賠額較去年同期各下調4000元。”承保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都意味著“深圳惠民保”理賠更容易,賠付的金額也會更多。
今年,若孟先生繼續參保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因免賠額下調,同時又是連續參保人,可報銷金額會更多。
支持醫保個賬繳費 多渠道高效添保障
“今年我和我家人在預約期就已經參保了。”孟先生說,“風險往往不期而至,及時為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障才是應對之道。”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正在火熱參保中,正常參加并繳納深圳醫保的人員或異地醫保的深圳戶籍人員均可以參保。參保人可關注官方指定參保平臺“深圳惠民保”微信公眾號參保繳費;同時,還可以通過“深圳醫保”“微保”微信公眾號、“支付寶”“云閃付”“i深圳”“交通銀行”“粵省事”APP及“粵省事”小程序進行參保,或通過線下服務窗口咨詢辦理。
在支付方式上,“深圳惠民保”持續支持使用醫保個賬余額繳納保費,目前近九成市民通過個賬支付保費,無需額外再掏現金。如個賬余額不足,也可使用微信支付繳納保費。
承保機構提醒市民,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集中參保期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是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錯過時間將無法補繳。(深圳惠民保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