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9月13日訊 (記者 何亞南)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圖書館前,一座深圳著名城市雕塑《闖》的巍然矗立,巨人雕塑肌肉飽滿、眼神堅定有力,張開雙臂撐開大門。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2022年,在喀什市建市70周年、喀什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深圳市特把《闖》的第三尊城市雕塑贈與喀什,立在喀大,傳遞出深喀攜手、勇闖昆天的深情厚誼。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里的深圳城市雕塑《闖》。(何亞南/攝)
“在學校圖文信息中心前面矗立著孔子雕像,代表‘守正’,南面是《闖》的雕塑,代表‘創新’,以此激勵喀什大學的師生——以昂揚的斗志,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建設新疆一流高校和現代化應用型大學而努力。感謝深圳對于我們喀什大學全方位的無私援助,為喀什大學的發展歷程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日前,深圳新聞網隨深圳記協采訪團來到喀什大學走訪交流,采訪中,喀什大學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叢培兵這樣說道。
新校區建成后生源翻番,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12萬余人
當天上午8:30,當采訪團車輛緩緩駛入喀什大學新泉校區,已有不少新生手拿錄取通知書,拖著行李箱,滿懷希望邁進校園。叢培兵介紹說,“今年秋季新生入校以后,大概有3.2萬名在校學生。”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總建筑面積45.1萬平方米,有22個教學單位,66個本科專業,有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十個學科門類。叢培兵表示,“目前,學校正在全力以赴爭取獲得博士授權單位的資格。”
喀什大學始前身為喀什師范專科學校,建于1962年。1978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喀什師范學院。2015年4月,更名為喀什大學,成為新疆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被稱作中國最西部的大學。
秉承“胡楊般堅韌,紅燭般奉獻”的大學精神,凝練“和諧包容、勵志圖強”的校訓,辦學以來,喀什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12萬余人。
“在文化潤疆的持續推進下,援疆政策的不斷支持下,喀什大學近兩年招生情況,在人數上已實現疆外超過疆內,這也是我們培養目標的一個縮影。”叢培兵說。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據統計,近年來,在1.6萬喀什大學畢業生中,有90%留在了新疆,70%留在了南疆,在這之中,45%留在了喀什就業,有效促進了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
回顧這些數據,叢培兵感慨,“喀什大學的能取得現在的一些成績,離不開對口援疆的各省市和各高校,尤其是深圳援疆對于喀什大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8年9月,歷時4年,由深圳市投入10億元建設的喀什大學新泉校區建成使用,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大樓拔地而起。如今,喀什大學在校學生規模翻番,已經發展成為南疆現代化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旅游學院應運而生,為新疆旅游多元化發展注入動力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建成后,深圳仍持續加大支持力度。2021年10月,深圳大學與喀什大學形成了“一對一”幫聯模式。
喀什大學旅游學院揭牌儀式。
2022年5月,由深圳援疆提供專項資金協調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提供智力支持的喀什大學旅游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為喀什大學實現建設新疆一流高校和現代化大學的目標貢獻深圳力量,為南疆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旅游產業人才。
喀什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的南道、北道、中道的交匯點和交通樞紐,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獨具魅力。喀什作為新疆乃至國內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區域戰略支柱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對于聚焦落實總目標意義十分重大。
喀什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援疆教師白華介紹道,旅游學院現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2個本科專業。“學院成立一年以來,先后有3名深圳援疆教師支持建設,并且學院在學科研究、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學生獲獎情況方面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全景教學空間。(何亞南/攝)
除了日常開展線下教學以外,為提升教學能力,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喀什大學采用線上同步課堂的方式,實現異地同上一堂課。采訪團一行來到新泉校區全景教室,半環繞式電子大屏讓科技感撲面而來。
在線同步課堂,讓知識的傳播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白華說,像茶文化、葡萄酒品鑒等一些特色課程,在當地的師資沒有資格證書的情況下,課程就由暨南大學深圳校區的同步課堂來進行。“喀什大學的學生參與線上同步課堂,有問題也可以跟深圳的老師溝通,非常方便。”
在教授專業課程之余,白華也肩負著院長的職責,積極探索學院高質量發展。她說,“目前,旅游管理是校級一流專業,將朝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流專業邁進。為進一步優化整個旅游管理專業群,接下來還會增設會展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并聚焦遺產旅游和鄉村旅游兩個熱門方向進行探索和研究,持續為新疆旅游多元化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全方位支援學校建設,向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邁進
幫扶一所大學,不僅僅是“顏值”的提升,還有“內涵”的塑造。喀什大學黨委組織部教師溫雪飛介紹,自深圳市對口支援喀什市以來,深圳援疆通過選派優秀援疆干部教師、投入專項建設經費,包括開展教學研討、科研合作、開設高水平專題講座、建設教學實踐基地等,對喀什大學進行了全方位的支援。
記者了解到,自幫扶以來,深圳統籌全市優質高校師資教育資源,給予喀什大學“組團式”支持。
鵬城院士新疆行——喀什大學交流會“振興喀什”大講堂。
2022年6月,深圳鵬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創院理事長沈向洋受邀參加鵬城院士新疆行——喀什大學交流會“振興喀什”大講堂,就人工智能、數據算力等前沿科技發展趨勢與喀什大學師生進行深入交流,鵬城院士在喀什掀起“智慧旋風”。
2023年7月,深圳大學陶一桃教授學術團隊獲聘喀什大學新疆“天池學者”團隊,助力喀什大學重點學院核心學科專業的管理與科研教學工作。
此外,深圳前指還協調深圳5所高校,先后為喀什大學選派了19名援疆干部和教師,協調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暨南大學深圳校區三所高校對口支援喀什大學建設,簽訂了校際合作的框架協議,建立長效合作的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加強應用型大學建設,去年9月,喀什大學東城校區項目舉行開工儀式,將重點建設交通學院、現代農學院、建筑學院、設計學院等4個學院,每個學院預計專業數量4-5個,打造與產業鏈、創新鏈高度關聯的高水平專業體系。在資金投入方面,總投入資金9.5億元。其中,深圳投入援疆資金1.5億元。
對口幫扶,讓深圳與喀什兩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兩地交流越發緊密。跨越山海的情誼仍將持續,協同發展未來可期。
(本文部分圖片由深圳援疆前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