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9日訊(記者 梁碩芳 通訊員 李長偉)2020年9月16日,寶安區科學館內,由深圳市科協及寶安區科協主辦,《深圳特區科技》雜志社承辦的“科普進社區”活動于2020年深圳科普月寶安區活動暨寶安區科普成果展上拉開帷幕。活動通過科普現場講解、科普展品體驗、科普活動參與、科普讀物分發的形式向市民傳播科普知識,弘揚傳統文化,開拓科學眼界,引導深圳中小學生用科學理念引導生活。
“科普進社區”活動于2020年深圳科普月寶安區活動暨寶安區科普成果展上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科技氣息濃厚,機器人、無人機、3D全息技術等新科技展示和體驗,為市民呈現繽紛多彩的科技之旅,國學文化活動則帶市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輕輕撥動按鈕,機器人就能根據編程指令完成響應動作,在樂博機器人展位,面對編程機器人操控體驗,不少中小學生躍躍欲試。據介紹,體驗者可以通過若干機器“零件”組裝成不同形狀的機器人,搭載上電機和傳感器,加上后臺設置計算機程序,就可以創造出形狀獨特、功能各異的機器人。青少年通過組裝和編程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動手能力,提高創造力,還能從小培養科學興趣。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在科普展上參觀體驗編程機器人項目
另一邊,美妙的音符隨指尖跳動,時而響徹場館,逐夢鋼琴展區里,大家紛紛化身“演奏家”。零基礎鋼琴愛好者跟隨直觀瀑布流琴譜自主學習,通過互聯網+鋼琴的形式,配合多媒體互動游戲,讓學生們在輕松學習之余,品味藝術與科技融合之美。
鋼琴愛好者通過智能鋼琴學習彈奏
3D全息燈絢麗展示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小背包狀廣告機內,LED條飛速旋轉,任何動畫形象都活靈活現展現在市民面前。市民可以360°欣賞LED炫麗畫面。據了解,3D全息燈利用人眼暫留原理,形成圖形、動畫、視頻的空中幻像。目前,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看視頻、玩游戲、學習等方面。
對于國學好者而言,三千小童兒童國學館的國學文化體驗不容錯過。注入仁、義、禮、智、信等中國優良傳統美德的木射活動生動有趣,蘊含古代文字符號的拓片活動豐富多彩,融入中國傳統智慧的游戲讓大家切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國學愛好者們紛紛參與拓片活動
活動如火如荼進行,每個人都不忘個人防護,凱瑞斯科技的安全限流報警器項目在會場發揮了其精準便利測溫作用。據了解,該項目能通過后臺設置入場人數,定量“秒測”入場人員體溫,溫度過高時自動報警,可起到省時省力,高效測溫的作用,給多人場景體溫監測帶來巨大幫助。前來體驗的市民絡繹不絕,不禁贊嘆科技創新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市民積極體驗安全限流報警器項目
2020年深圳科普月寶安區活動暨寶安區科普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深圳市寶安區科技館同步舉行。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寶安區副區長婁巖峰出席啟動儀式并參觀科普展。寶安區各街道科協負責人,寶安區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區、企業科協代表以及學校師生代表等60多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內容創新,形式多樣的科普體驗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科普氛圍。在專屬深圳的科普節慶里開拓了市民的科學眼界,培養了市民學科普興趣,對市民科學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