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興業證券宣布因股權質押計提逾6億元的減值準備。受此沖擊,券商股昨日整體走弱。
興業踩雷4只質押股
上周末,興業證券突然發布公告稱,公司按照個別認定法,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后,截至12月27日,2018年單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6.51億元,將減少公司2018年當年利潤總額6.51億元,減少凈利潤4.88億元。
興業證券還對單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作出具體說明。公司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中的四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累計計提減值準備共6.08億元,涉及的質押股票分別為長生生物、中弘股份、金洲慈航和金龍機電。此外,興業證券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持有的債券投資“14利源債”投資成本5170.68萬元,2018年9月發行人未支付利息,發生實質違約。按照其停牌前的收盤價估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4370.68萬元。
受此利空沖擊,興業證券昨日低開3%,全天維持低位震蕩。
爆倉沖擊多家券商
除了興業證券,去年因股權質押爆倉而踩雷的券商不在少數。
如興業證券踩雷的中弘股份,東吳證券同樣深受其害。公司2017年10月11日就曾與中弘股份大股東中弘卓業簽訂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協議,中弘卓業將其持有的2.64億股質押給東吳證券,融資2.5億元。
去年11月23日,西南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作為“西南證券鑫沅質押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按照該資管計劃委托人指令,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新光控股集團就新光圓成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承擔違約責任,償付相關本息及違約金、律師費等合計8.4億元(暫計)。
去年12月7日晚,上海萊士宣布,公司兩大股東質押給開源證券、國海證券、信達證券、申萬宏源、金元證券等合計約2.39億股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去年4月14日,猛獅科技公告稱,控股股東滬美公司接到東方證券的通知,滬美公司質押予東方證券的5610萬股涉及違約,東方證券擬對上述涉及違約的質押股份啟動違約處置流程,可能導致滬美公司所持股份被動減持。
預計今年將有所表現
受興業證券利空消息影響,2日券商板塊整體疲弱。截至收盤,證券板塊指數收跌0.19%,廣發證券、興業證券跌逾3%,天風證券、國投資本、長城證券等收跌。
深圳前海國豐優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少華向記者表示,2018年是券商行業低谷期,預計2019年的表現將好于2018年。而幾個可預見的大事件有望利好行業,例如正在推動的科創板等。他認為券商的“嚴冬”已經過去,2019年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券商板塊方面,去年證券行業充分調整,今年可能會表現得更為強勢。他建議投資者關注行業龍頭。(陳燕青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