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五專機制”是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經營層面的頂層設計,五專是指專門的綜合服務機制、統計核算機制、風險管理機制、資源配置機制、考核評價機制。
光大銀行一直注重服務實體經濟,加強普惠金融貸款投放,連續多年完成普惠金融監管指標,在普惠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為積極響應國家新要求,光大銀行今年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梳理了內部各項流程制度,為向普惠金融新藍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采用授信新流程 推廣服務新機制
光大銀行自2015年起就開始在3家分行推行小微企業信貸工廠流程試點,成立普惠金融部后,于2017年底將普惠金融信貸工廠流程試點范圍推廣到12家分行,并計劃在今年推廣到全行。在授信準入機制上,單戶授信額度不超過500萬元的小微企業客戶,在光大銀行行業信貸政策關于資產規模、銷售規模以及產能、產量等規模性指標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
加強系統功能改造 提升統計核算效率
光大銀行投入大量資源對普惠金融貸款統計口徑、小微企業貸款免征增值稅口徑等進行系統查詢、統計、分析功能的開發,避免將人力耗費在繁瑣的手工統計上,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各項統計體系。
多舉措協調發展 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光大銀行組建了專門的普惠金融業務風險審批團隊,加快了普惠金融授信業務的線上化改造,在部分業務領域實現了特定場景下的全流程線上自動化審批與放款,使普惠金融客戶獲得良好的融資體驗。此外,還下發了普惠金融授信業務盡職免責管理辦法,落實風險容忍度和相關人員的盡職免責,提高經營機構和相關人員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積極性。
強化人員費用配置 加強各項資源傾斜
光大銀行加強了總分行普惠金融業務處室和人員配置,同時強化普惠金融的業務培訓。另外,光大銀行每年將配置若干專項費用,專門用于普惠金融貸款增長投放、客戶拓展等方面。
提升考核系數比重 調動業務拓展積極性
光大銀行普惠金融業務在今年考核中的比重已在2017年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同時將普惠金融貸款和客戶經理激勵按照更高標準計算,提高客戶經理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積極性。(通訊員 樓蓉 李昕)